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
 

  眼下,怀远县陈集镇梨园村2000余亩“旱改水”水稻稻收割进入了结尾,从前,这片地都是种的玉米,玉米收割完镇村两级都要投入许多的人力物力进行玉米秸秆收回和禁烧作业,由于玉米秸秆只能用于电厂发电,收回本钱高,卖不上价,给秸秆收回生意人和当地政府都带来了很大的担负。

  现在该地块进行了“旱改水”后,秋季水稻作物秸秆成了“香饽饽”,成为了喂牛、喂羊的好饲料。

  近来,梨园村的现已收割完的稻田里,七八台拾草打捆机在田间络绎,伴随着机器的轰隆声,田间散落的秸秆被敏捷吸入。经过收拢、压实、打包,变成了一捆捆圆筒状的“秸秆包”散落在田间。

  “这些秸秆都是好东西,咱们自己养牛场有2000头澳大利亚引入的奶牛,一年要用许多秸秆饲料。把水稻秸秆使用到养牛上面,咱们每年能节省许多的饲料钱。”陈集镇鑫犇农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磊磊说道。

  陈磊磊在陈集镇运营着一家奶牛饲养场,以往冬天收购粗饲料,每吨价格就要350元。上一年,在陈集镇开端做2000余亩旱改水项目后,陈磊磊承包了该项目区的土地,接连两年栽培水稻,在水稻丰盈的基础上,水稻秸秆也得到了最大化的使用,2000吨水稻秸秆尽数被收回到该公司的秸秆收储中心用于喂食奶牛,节省饲料本钱约65万元以上。

  从上一年开端,陈集镇以工业系统调整为关键,经过宣扬引导、机具补助、量化补助等方法,鼓舞和支撑农业运营服务安排、种养大户、农机能手置办拾草打捆机、加装碎草机等,再经过“秸秆收回-生物饲料-沤肥还田”的饲养形式,让人们眼中的“废料”,变成家畜的“口粮”,稻田秸秆也从“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代巧玲)